外购商品后转为自用的会计处理
这篇是有关外购商品后转为自用的会计处理的会计分录内容,文章给您详细介绍了会计实务人员和税务会计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外购商品后转为自用的会计处理的相关财税知识,我们相信可能只为帮助您搞定外购商品后转为自用的会计处理的财税实务问题。
外购商品后转为自用的会计处理,如果不太了解没有关系,本文会计实务网搜集整理了相关信息,请大家参考。
外购商品后转为自用的会计处理
加微免费领取各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单位购进的货物用于自用 , 做进项税额转出
1。 购入时做:
借:库存商品:XX商品;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2。领出自用做;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贷:库存商品:XX商品;
外购商品的会计处理论
对于外购商品的短缺与毁损,在未查明原因之前,一般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先按外购商品的不含税进价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同时把增值税进项税额通过“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也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然后在查明原因以后再从“待处理财产损溢”把不含税进价和进项税额作相应的会计处理。上述关于外购商品短缺与毁损的会计处理方法过于笼统。因为外购商品的短缺与毁损是由于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其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也相应地也就应该有所不同。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会计处理。首先,在验收入库发现短缺与毁损时,对其增值税进项税额不予以结转,仅对外购商品的不含税进价进行结转: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含税进价)
贷:商品采购(不含税进价)
然后,在查明原因以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1、外购商品的短缺或毁损属于运输途中的定额内损耗,其进项税额应予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不作处理,只需在审批后记为:
借:营业费用(不含税进价)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含税进价)
2、若外购商品的短缺与毁损属于途中的超定额内损耗,其进项税额应不予以抵扣,对于该部分进项税额应通过“进项税额转”转入“营业费用”,记为:
借:营业费用(不含税进价+进项税额)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含税进价)
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若外购商品的短缺与毁损属于供货单位原因,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1)如果对方决定近期内予以补货,则短缺商品的进项税额需要视不同情况处理:若已付款,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若未付款,则待付款后方可抵扣。
(2)如果对方决定退赔货款,则视不同情况比照进货退出进行处理:若购买方未付款且未做账务处理,应退回原发票,待收到重开的发票后作购进处理;若已付款或已做账务处理,必须取得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及索取折让证明单”交给销货方,购买方则应在取得对方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以红字冲减原已登记的进项税额,记为:
借:应收账款(不含税进价+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红字)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含税进价)
4、外购商品的短缺与毁损属于运输单位造成的,应向运输单位索赔,索赔款中的进项税额应通过“进项税额转出”转入“其他应收款”,记为:
借:其他应收款(不含税进价+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含税进价)
5、如果外购
商品的短缺与毁损属于非常损失,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而应在批准后通过“进项税额转出”转人“营业外支出”,记为:借:营业外支出(净损失)
借:材料物资(残料)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含税进价)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以上就是关于外购商品后转为自用的会计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更多与会计处理有关的文章,请继续关注会计实务网。
以上是会计分录有关《外购商品后转为自用的会计处理》的全部内容,会计行业的朋友不管在工作过程还是学习考评中碰到「外购商品后转为自用的会计处理」相关的财税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