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
文章是有关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的财税实务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的相关财税知识,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您解决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
答: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不含税级距是按以下基本计算公式计算所得:
加微免费领取各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含税级距的上限额-(含税级距的上限额×本级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本级不含税级距的上限额。
第一级:1500-(1500×3%-0)=1500-45=1455
第二级:4500-(4500×10%-105)=4500-345=4155
第三级:9000-(9000×20%-555)=9000-1245=7745
…
第六级;80000-(80000×45%-13505)=80000-22495=57505
每一级距的下限额是上一级的上限额。
速算扣除是按含税级距先计算出来的数额。
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相关阅读:
什么叫含税级距和什么叫不含税级距?
含税级距,指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按照含税工资为计税依据的,适用不同税率之间的所得额的区间
范围,如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而“不含税级距”是适用于由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不含税工资为计税依据的,适用不同税率之间的所得额的区间范围,如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按照“不含税级距”的计算纳税,其实也就是把不含税工资换算成含税工资,再算出应纳个人所得税。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一)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二)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公式(一)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详见所附税率表一,二,三)对应的税率;公式(二)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上述是会计实务关于《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不含税级距的税率怎么计算出来的」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假如考试SM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鸭梨大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杯具的日子就会到来,谁让你不认真看会计职称考试宝典的,提醒过你好多次了,不杯具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