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这篇文章是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税法实务内容,正文详细介绍了财税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相关财税知识,说不定能够您解决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财税学习和工作问题。
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加微免费领取各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第七条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一)财政拨款;(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因而,对于贵企业上述所说的两种情况都应按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即:该事业单位应将其年度各种收入都加在一起为收入总额,再减除其中的不征税收入或者免税收入为应税收入.
对于企业所得税法中所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在条例中有具体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一)项所称财政拨款,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二)项所称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依照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实施社会公共管理,以及在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特定公共服务过程中,向特定对象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费用.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二)项所称政府性基金,是指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代政府收取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三)项所称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第二条关于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规定,对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及国务院有关规定收取并上缴财政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于上缴财政的当年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未上缴财政的部分,不得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实行各项收入与支出的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按照非应税收入与非应税支出计算的结余是"事业结余";依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计算的应税收入与应税支出的结余是"经营结余".其中对于材料、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等间接费用,需科学选择分配标准,进行合理分摊.分清"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尤为重要,如果会计核算准确,那么根据国税发[1999]65号文件有关规定,事业结余就是非应税结余,经营结余就是应税结余,可以直接按照企业相同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是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纳税征缴的理想状态.事业单位能够按照业务性质严格划分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体现税法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但是,对于大多数事业单位来说,实际操作具有很大困难.在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性上,多数事业单位并未达到上述要求.
现行事业单位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实行收付实现制核算的情况下,收入支出没有一一对应关系.事业单位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事业单位虽有经营性收入,但成本和费用无法按财务制度进行配比."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不能严格区分,"非应税收入"占用"应税收入"成本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所得额得不到真实体现.因此,笔者在此会计核算基础上,分别对比例分摊法、核定征收法及参考其他国家规定的几种衍生方法优缺点进行分析.
(1)比例分摊法.
根据国税发[1999]65号文件规定,如果事业单位对于"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确实难以划分清楚,确定采取分摊比例法计算应纳税收入总额应分摊的支出项目金额.纳税单位将该核算方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后即可执行."分摊比例法"是指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事业单位的应纳税收入总额占该单位全部收人的比重作为分摊比例,分摊其全部支出中应当由纳税收人分摊的部分,并据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额=(应税收入一应税支出)×适用税率;应税支出=支出总额x分摊比例;分摊比例=应税收入÷收入总额.这种计算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减弱了纳税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它不能准确反映纳税单位的实际应税收支情况,对于非应税收入较多且支出较大的事业单位,有可能多交企业所得税;同样,对于非应税收入较少且支出较大的事业单位,有可能少交企业所得税.
(2)核定征收法.
对不能严格区分"应税收支"和"非应税收支"的事业单位,也可以采用核定征收法计算企业所得税
."核定征收法"是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核定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占应税收入总额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应税所得率.其中,"应税所得率"可以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不同事业单位处于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核定相应比率,也可以统一按照固定比例核定比率.这种计算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一部分事业单位省去繁琐的税前调整过程,大大简化了所得税征纳手续,在一定程度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保证税源稳定.缺点是这种计算方法实际上是把所得税变成近似流转税的税种,使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仅仅取决于流转额大小和所适用的应税所得率的高低,而与纳税人本身的实际成本、费用及纯收益水平无直接关系.应税所得率依赖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后,在档次划分过于单一的情况下,实际收益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行业事业单位往往采用同一应税所得率,缺乏税负公平性.
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通过对上文资料的学习,小编老师相信大家对于事业单位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以及计算办法应该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期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可以按照上文资料介绍的操作,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来会计实操网找老师进行沟通,会有专业的老师给你解答.
以上内容便是财税实操关于《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时有相关的财税问题,学习问题均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不到最后时刻,永远不要放弃;不到最后胜利,永远不要掉以轻心,还没去参加会计职称考试呢,怎么知道自己考不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