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利润总额是怎么计算的?
这篇是有关公司利润总额是怎么计算的?的会计实务内容,下文详细介绍了企业日常业务过程中公司利润总额是怎么计算的?的相关财税处理技巧,可能能够您解决公司利润总额是怎么计算的?的困扰。
公司取得的利润总额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体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也是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对于公司的利润总额,应如何计算?
利润总额如何计算?
加微免费领取各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如果是投资损失就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果是损失就减去)。
营业外收入是除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之外的其他利得,换句话就是不在企业营业执照规定范围内的,与企业正常业务无直接关系的收入。是贷方科目,在利润表中体现,但并不影响企业营业利润。
实际业务中,比较常见的有:债务重组利得、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等。
1、债务重组利得。指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间的差额(除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外);
2、盘盈利得。指企业对于现金等资产清查盘点中盘盈的资产、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3、政府补助。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4、捐赠利得。指企业接受捐赠产生的利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包括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和无形资产出售损失。
公益性捐赠支出,指企业对外进行公益性捐赠发生的支出。
非常损失,是指企业对于因客观因素(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后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净损失。
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支出”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如何理解?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营业外支出抵减利润)两部分构成。按规定缴纳资源税的企业,应交的资源税也是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之一(抵减利润)。利润总额应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以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上交利润的形式上交国家,小部分留归企业,形成各种专用基金。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通过“利润”账户进行核算。销售利润及营业外收入,贷记该账户,应交资源税及营业外支出
,借记该账户。“利润”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即为利润总额。“利润”账户的二级账户,可按“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和“资源税”等设置。以上内容便是会计实务实操关于《公司利润总额是怎么计算的?》的全部解读,各位会计朋友如果在学习「公司利润总额是怎么计算的?」时有财税问题可在评论区进行交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