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的成本管理
本文是有关企业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的账务处理内容,文章给您详细介绍了会计实务人员和税务会计人员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企业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的相关财税知识,可能能够只为帮助您搞定企业信息
化的成本管理的财税实务问题。企业信息化的成本管理,关于成本的问题一直是各位会计们关注的,本文会计实务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
加微免费领取各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整个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的几十年间,信息化浪潮席卷了全球。不少企业在感叹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看到企业中存在着对信息化管理中产生的大量的数据信息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的问题。这就对现代的企业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信息化管理所能提供的大量的数据信息,以实现更精确的预测和更合理的决策。
一、传统成本分析的局限性
一般进行成本研究常用的办法是成本性态分析,它是将成本按其性态进行分类,即根据各项成本与业务量(如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将成本分为三类:
(1)固定成本。指在相关范围内,与业务量变动无关的成本。
(2)变动成本。指在相关范围内,与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关系的成本。
(3)半变动成本(或混合成本)。它们虽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不保持正比例关系。
成本性态分析由于具有计算简便、结果直观等特点,所以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种分析方法中。
成本性态分析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全面考虑影响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成本的变动不仅仅受到业务量变动的影响,它还要受到其他来自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变动的影响,如企业领导的各种决策活动、竞争者的策略以及原材料价格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使只考虑业务量变动,影响成本各要素的业务量也不尽相同。如影响制造成本的业务量是产量,影响销售费用的业务量应为销售量,影响管理费用的为管理工作量,而影响财务费用的则是融资量的大小。这些业务量在成本性态分折中往往无法统一,只考虑一种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
2、不能完全满足决策者的要求
成本分折是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服务的,所以其分析结果一定要满足企业管理者的要求。而管理者往往希望知道的是其每一种决策会对总成本造成的影响,成本性态分析只提供了企业业务量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而这种业务量是否为企业管理者所能控制,或是其决策是否会导致其他影响总成本的因素的变动等均无法予以反映。
3、“成本与产量之间完全线性联系”的假定不尽切合实际
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前提是成本的变动率是线性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成本与产量之间的联系是非线性的。
4、半变动成本的分解方法含有估计的成分
分解半变动成本,一般有历史成本分析方法、工程研究法、账户分类法和合同认定法等。但不管是哪一种分解方法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假定性,都是借助某一种相关要素来估计成本。所以,其分解的结果均不可能十分准确。
二、信息化的含义及其对成本分析的要求
企业信息化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劳动价值(信息经济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企业如果想获取长期的、连续的生产资料是轻而易得的,对企业来说,完全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生产数据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更为精确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更准确地决策。这时,成本性态分析法这种相对来说较为粗略的成本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就表现得较为突出了,企业呼唤一种更加准确、更能符合企业家要求的成本分析方法----成本可控性分析法。
三、成本可控性分析基本思想
成本可控性即为将成本按可控性分类,指的是将成本项目按其在一定期间内是否可以为管理者所控制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其中,可控成本是指在一个期间内随合理地为负责该项成本的管理人员所能控制的成本;与此相反的,即为不可控成本。一般而言,可控成本的时间概念是会计期间;空间范围则称为责任中心。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成本的可控性正是各层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即管理者的决策行为能够影响哪些成本项目的变动?这些成本项目的变动又会对总成本造成什么影响?它们的敏感性如何?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对企业信息化提供的大量、充足的信息,利用现代化的管理分析技术解决。这也就是成本可控性分析的中心内容。
成本可控性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成本项目按其可控性进行分类;由于可控成本是管理者可以对其加以影响的成本项目,则对于对于每一个可控的成本项目,找出影响其变动的最终影响因素(如影响直接材料变动的影响因素有原材料价格。接着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区分出可控(如产品产量、原材料准备等都与企业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有关)和不可控(如原材料价格是受市场决定的)的因素;然后,对各种因素影响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找出其中对成本具有显着影响的主要因素(注意对可控的因素的标准应适当放宽);最后,将这些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主要成本要素的变动与成本的变动程度之间建立数量联系(即建立数学模型),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此基础上编制管理分析软件。
利用各主要成本要素与成本之间的数量关系,一方面,可以在对下一年度的成本情况进行预测;另一方面,可以计算企业的各项决策的变化对企业总成本的影响程度,即敏感性,便于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的决策并能找出当年成本控制工作的关键所在。
四、成本可控性分析的步骤
1、采用相关分析法来确定各类决策行为对成本要素的影响程度;
2、运用成本管理中有关知识进行复核并解释原因;
3、利用线性及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线性模型;
4、对线性模型进行假设检验;
5、进行敏感性分析。
五、成本可控性分析与成本性态分析的比较分析
1、全面考虑了成本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动
成本性态分析只研究销售量因素变动对总成的影响;而成本可控性分析对成本的各个要素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建模和分析。通过可控性分析的结果,可以掌握企业各成本的因素对总成本的影响力情况,以便于有重点地进行成本控制。
2、运用大量的模型及方法使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成本性态分析只采用线性模型,而且只采用销售量这一单一的变量进行分析;而成本可控性分析按成本要素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建模方法,变量的数量按要素的重要性自主决定,分析的结果自然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
3、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满足决策者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急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决策者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经常要陷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对资源需求无限性的两难境地。通过成本可控性分析,可以根据成本要素的重要性程度来分配资源、达到资源的最佳利用。
4、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成本可控性分析法充分利用了企业信息化所带来的大量的信息资源,并对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每一个可能控制的节点均有效地控制起来。此后,企业还可以通过运筹学的方法找出最优的控制方案,达到充分高效地控制成本的目的。
5、计算复杂、工作量较大
同成本性态分析相比,成本可控性分析所涉及的计算要复杂得多,对于研究人员水平的要求也较高。但是,在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计算可以通过电脑来完成。进一步,可以聘请专业人员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应用软件,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获得的有关观测值来完成以后各阶段的成本可控性分析。
上述是税务实操有关《企业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的全部内容,会计行业的朋友不管在工作过程还是学习考评中碰到「企业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相关的财税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