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税额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
本篇文章账务处理大全给大家谈谈免抵退税额的会计分录怎么做,以及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对应的知识点,对于那些刚刚开始学习会计学的人来说,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可能很难理解。但只要你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概念,你就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会计师。
本篇会计分录目录:
生产企业“免抵退”的会计处理分录是什么?
1、生产企业免抵退税会计分录是: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按期末留抵税额与免抵退税额较小一方记账),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金额等于免抵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金额等于免抵退税额)。
2、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免抵额必须要做会计分录。

加微免费领取各行业会计分录大全!
复制微信号
3、会计分录如下:①———⑥同上例1⑦申报出口退税的记账凭证:借:应收补贴款25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5当期免抵退税额大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例1:某具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当期购入原材料180万元,进项税额30.6万元,材料验收入库。
4、免抵退税额的会计分录:出口货物免税,反映在账务处理上是出口销售时,无需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在会计账务处理中,对于出口退税的处理,通常需要根据特定的会计科目进行记录。具体而言,当涉及到出口退税时,会计分录应该这样操作:借方记录于“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科目,贷方则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这样的分录有助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进行申报时,应遵循一定的流程。
出口企业免抵退税额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1、按免抵退税额与免抵税额两者之差,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2、对于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的税额,正确的分录是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应退税额的会计处理则为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企业在计算出口退税时,对于免抵退税额与免抵税额之间的差额部分,需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而计算出的免抵退税额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同时,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则需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4、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
5、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委托代理出口的。出口发票可以是委托方开具的或受托方开具的,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
免抵退税账务处理
当期免抵退税额小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例1资料:假若上期留抵税额20万元,增值税申报表20栏本月留抵税额为3175万元。
根据具体情况作账务处理:若出口退税额大于留抵额,则: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出口退税 收到退税款项时: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这些步骤确保了企业能够准确地处理免抵退税账务,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
借:应收补贴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三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
接着,企业在月末根据《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应退税额”进行账务处理。具体操作是将应退税额记录为借方,贷方则记录相应的应交税费账户,以完成应退税额的账务处理。同时,根据《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的“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企业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出口企业免抵退税额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对于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的税额,正确的分录是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应退税额的会计处理则为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企业在计算出口退税时,对于免抵退税额与免抵税额之间的差额部分,需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而计算出的免抵退税额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同时,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则需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上的离岸价为准委托代理出口的。出口发票可以是委托方开具的或受托方开具的,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扣除按会计制度规定允许冲减出口销售收入的运费、保险费、佣金等。
—应收出口退税款”。按计算的免抵退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按计算的免抵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做如下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如果应纳税额是负数,也就是期末有留抵税额的情况,则进项税额未抵顶完,不作相应会计分录。如果留抵税额要比“免、抵、退”税额小,则可退税额就是留抵税额。
企业在进行出口退税账务处理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会计分录。首先,当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需缴纳增值税时,若免抵税额等于免抵退税额,则无退税额。
关于免抵退税额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和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通过本文您已经掌握了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的基础知识,并了解了如何将其应用于您的工作中。我们鼓励您继续深入学习这些概念,以便更好地管理公司财务。